2019年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总结报告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11-28浏览次数:0


本基地以“美丽乡村”、三农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全国性、跨学科、跨地域、跨领域的开放型综合研究平台,是多方协同合作的新型智库。主要从事美丽乡村建设基础理论、政策制度、规划设计、建设模式、传播推广等方面研究,为各有关方面提供“美丽乡村”建设和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决策咨询、人才培养、技术支撑、品牌推广等服务。

2019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1.  项目与经费情况:

  1.  纵向横向课题

2019年内基地在学校、学院领导和校友资源的积极协助下,组织专家学者对接周边乡镇及政府项目,积极为地方政府提供智力支持, 对涉农项目提供人才资源。 在2019年组织学术委员及基地骨干教师申报教育部课题1项,省级课题3项,厅级以下相关课题11项(见附表1)。

2、在2019年内组织省内外专家学者进行涉农相关的学术会议、2019年3月13日中心发布研究课题,6月组织学术委员评审及立项美丽乡村相关研究课题9项,其中包括“成都乡村旅游品牌构建策略研究”、“艺术介入美丽乡村建设的评价机制研究”、“地域文化视角下美丽乡村规划实践研究”等3项重点课题,及6项自筹研究项目。完成包括南宝山、郫都区、巴塘等地区美丽乡村规划及设计等实践项目4项,并逐渐拓展研究领域,积极与管理、规划、建筑等研究领域的高水平专家和学者、高校教师进行对接和合作,切实的为地方政府提供智力支持、对涉农项目提供人才资源(见附表2)。






         表1: 2019年度研究中心申报相关立项课题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中文名称

负责人

机构

组织机构

合作形式

项目级别

项目来源

1

192612 

成都文创商品与数字信息技术融合创新探索

周睿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

独立完成

省部级项目 

四川省科技创新苗子工程

2

w192327 

基于智慧旅游的“厕所革命”服务设计研究

周睿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

独立完成

省部级项目 

其他省部级

3

w192056 

四川郫都林盘风貌改造设计

张玉萍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

独立完成

委托/合作项目 

企、事业单位委托

4

w192322 

尼泊尔与西藏宗教关系背景下的尼瓦尔唐卡研究

凡建秋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

独立完成

省部级项目 

教育部项目

5

W192290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都江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陈文雯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

独立完成

地厅级项目 

四川省各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6

w192276 

川西“林盘”的生态竹林风景线 研究---推动成都“文化名城”建设

王蓉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

独立完成

地厅级项目 

成都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7

w192273 

天府文化“新文创”转化及体验创新研究

周睿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

独立完成

地厅级项目 

成都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8

W192263 

当代天府工匠研究

张玉萍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

独立完成

地厅级项目 


9

W192262 

工匠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祁娜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

独立完成

地厅级项目 

其它省厅市级项目

10

w192256 

国外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吴浩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

独立完成

地厅级项目 

四川省各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11

W192030 

(沉。意)民俗私人定制绘画创作

尹涛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

独立完成

委托/合作项目 

企、事业单位委托

12

W192011 

沸腾宣传视频拍摄制作

李恒全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

独立完成

委托/合作项目 

企、事业单位委托

13


基于“人-机-环境”系统的农机产品设计研究

孙虎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

独立完成

地厅级项目 

四川省各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14


作为公共艺术资源的绵竹年画美学特征研究

李媛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

独立完成

地厅级项目 

四川省各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表2: 2019年度研究中心课题立项项目

课题名称

立项类型

所在单位

课题负责人

项目编号

金额

(元)

成都乡村旅游品牌构建策略研究

重点项目

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王丽梅

CCRC01

5000

艺术介入美丽乡村建设的评价机制研究

重点项目

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舒悦

CCRC02

5000

地域文化视角下美丽乡村规划实践研究

重点项目

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李万洪

CCRC03

5000

成都市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协同发展研究


自筹项目


四川文理学院

蒲小梅

CCRC04

经费自筹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以贵州省台江县排扎村规划设计为例


自筹项目


绵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学院


于刚


CCRC05


经费自筹

乡村聚落三产融合与特色文创协同发展研究---以杨雄故里农科村为例


自筹项目


成都大学


毛天斌


CCRC06


经费自筹

乡土元素在成都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自筹项目

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王裴

CCRC07

经费自筹

郫都区传统乡村旅游转型升级规划研究与实践

自筹项目

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吴浩

CCRC08

经费自筹

川西林盘在建设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中的战略思考

自筹项目

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曾筱

CCRC09

经费自筹


图1 :2019年研究中心课题评审现场1

图2 :2019年研究中心课题评审现场2


  1.  基地项目结项情况

因今年为第一年发布课题,签订课题时间为9月,期限为一年,正常结题时间应为明年9月,故未有提出延期申请的课题。

  1.  参加社科联组织的活动

2019年度积极参加成都市社科联组织的“金沙讲坛”等相关活动,基地组织学术成员积极参加成都市社科规划重点课题、一般课题申报,立项6项,参加申请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以成都市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中心”名义协同承办““第三届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发展论坛”,有四川省内外各高校专家、骨干教师、研究生等积极参加,取得良好社会效应。以“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名义发布重点课题3项,一般课题6项,共9项。

  1.  配套经费

学校配套经费为4万元配套运行经费,其中项目运行费2万,中心人员编制补贴2


  1.  成果情况:

  1.  发表著作

    序号

    中文名称

    所属机构

    本校登记责任人

    成果来源

    1

    装饰艺术与构图技巧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

    林玲

    非立项研究成果

  2.  发表论文

    2018-2019年基地积极组织学术委员发表相关学术成果,包含各类会议论文、期刊发表论文10篇,其中CSSCI2篇、EI会议论文2篇、CSCD论文1篇、CSI论文1篇,其他论文多篇。

序号

中文名称

所属机构

本校登记责任人

发表期刊

1

Research on the strategy of product ecological structure design under global ocean pollution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

孟凯宁

MATEC Web of Conferences

EI(会议发表)


2

Research on innovative application of silver material in modern jewelry design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

孟凯宁

MATEC Web of Conferences

EI(会议发表)


3

民族生态学理念下的巴山大峡谷景观规划研究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

曾筱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4

基于“境-人-境-物”的导视系统设计模型及其应用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

孙虎

包装工程

(CSCD)

5

应用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

曾筱

中国高等教育(CSSCI)

6

新时代纪录电影的国家形象构建与传播策略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

周红亚

出版广角

(CSSCI)

7

从水文化造型语义论都江堰的景观设计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

张玉萍

工业设计

8

彭州瓷器纹饰的符号语义研究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

张玉萍

工业设计

9

针对PM2.5问题的成都城市景区的生态设计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

周睿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10

Ecological Design Practice Study of Chengdu Urban Scenic Spots for the PM2.5 Air Pollution Problem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

周睿

Basic &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oxicology

(SCI)


  1.  成果转化

    积极开展外部联系。基地逐渐与涉及乡村研究的高校和机构逐渐建立长期的合作和联系,一方面与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成都理工艺术与传播学院、四川省大卫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成都墨瑞景观设计公司、成都晟景艺创景观设计有限公司、牛草设计有限公司、猪八戒网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在2019年积极拓展与周边乡镇及政府部门涉农部门的合作,与郫都区政府、南宝山政府、青神县政府等建立长期产学研合作基地协议。

 图3:与南宝山镇政府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

图4:与郫都区政府共建美丽乡村建设产学研合作基地

序号

中文名称

所属机构

本校登记责任人

成果来源

1

四川郫都区唐昌镇全域川西林盘规划设计与导视系统设计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

张玉萍

郫都区农林局已采纳

2

四川郫都区川西林盘院落空间设计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

张玉萍

郫都区农林局已采纳

3

南宝山镇政府乡村墙绘项目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

李绍军

南宝山镇政府已采纳

  1.  学术交流情况

 (1)学术论坛。9月28日, 由我校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省经济与信息化厅共同主办的第七届四川农业博览会现代农机装备助推乡村振兴高峰论坛在成都市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行,基地负责人及基地多名专家学者参加高峰论坛,共同讨论美丽乡村建设中现代农机装备的创新设计,西华大学提出的《推动四川现代农业装备协同创新倡议书》,倡议大家共建现代农业装备协同创新体系,协同开展现代农业装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共同服务丘陵山地农业机械化发展,被四川省政府采纳,美丽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参与对其中山地农业装备的外观设计、丘陵地区农耕景观协同发展等内容进行研究和提案,被四川省政府采纳。

  (2)学术研讨会。10月10日上午10点,美术与设计学院212会议室专项组织学术委员、骨干教师、基地成员对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中心进一步发展的研究范畴、研究模式、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重点研讨,并依托基地积极申报西华大学重点学科建设,拟以设计创新介入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整合资源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3)学术讲座。学术基地邀请包括清华大学社会创新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四川省设建筑设计企业、设计机构等国内省内高水平高校相关领域以及乡村建设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本年度邀请专家学者举办“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系列讲座,包括:《工艺美术产品设计思维与创新设计》《文化产业、乡村振兴和社会创新》等内容。

  (4)学术会议。9月21日,在西华大学行政楼举办“第三届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发展论坛”,由西华大学美术学院、四川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共同主办,由西华大学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研究中心、成都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承办。讨论“传统工艺的当代活化与现代设计转化”为主题,围绕美丽乡村中的传统工艺现状和发展路径展开讨论,旨在为现代设计产业与美丽乡村中的传统工艺的结合提供智力支持。邀请湖南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王兴业副教授对民间工艺造物的观念进行探讨;湖南师范大学陈剑副教授对文旅融合背景下的乡村传统工艺振兴的路径进行讨论;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王崇东教授对“四川雅安荥经砂器的创新设计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四川美术学院王立端教授的“传统造物智慧到当代创新设计”议题深入探讨了四川美院结合西南地区乡村资源进行国际合作的思路和案例;云南大学吴白雨副教授分享了云南大学在非遗传统与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云南大学紫陶传统基地和玉溪窑青花瓷传承基地”的建设;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李振宇教授对“传统木版年画传承创新”,如何走入美丽乡村,走入日常生活进行探讨;四川轻化工大学美术学院梁川副教授对“创新彩灯技艺如何支撑产业发展”;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陈彦素副教授介绍了“潮汕漳州如何对手拉绞泥壶进行传统创新”;四川大学汪燕翎教授探讨了“海外历史影像中的中国手工艺”;《装饰》杂志编辑部周志主任丛杂志各个时期讲述了“传统设计主题、美丽乡村建设主体的研究在近五年的发展”。这些议题由邀请了基地的专家、学者、骨干教师、硕士生导师、研究生等进行了现场的交流,深入探讨了传统工艺的当代活化,传统工艺如何激活美丽乡村中的产业等问题。


图5:第三届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发展论坛1

图6:第三届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发展论坛2

图7:第三届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发展论坛3

   (5)学术活动。9月22日,组织专家、学者、基地学术委员、骨干教师到绵竹年画博物馆参观,并邀请馆长对四川绵竹地区的年画文化脉络、产业转化进行讲解,并与专家、学者、教师们讨论未来绵竹年画在美丽乡村中的产业转化、创意文化设计,并组织专家学者参观绵竹年画村,对年画村的发展规模、存在问题、设计介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图8:绵阳年画博物馆学术活动

图9:绵阳年画博物馆讲解


  (6)参加国际产业博览会及高端学术论坛。9月26-27日,基地负责人、学术委员代表参加眉山政府组织的2019国际竹产业博览交易会,与国际竹藤中心、青神县竹编产业园管理委员会、背景国际设计周有限公司、中央美术学院、华南农业大学、西华大学共建全国竹产业研究中心,并参加竹产业发展高端研讨会。

图10:2019国际竹产业博览会

与青神县签约共建全国竹产业研究中心

  (7)6月29日,西华大学跨学科学术沙龙之农业4.0第二期活动在行政楼212会议室召开。本次沙龙的主题为“遥感技术与农业应用”,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黄建熙应邀来校作了分享交流。校党委书记边慧敏,发展规划处、科技处、人事处、党委宣传部等部门负责人,机械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无线电管理技术研究中心、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等学院和研究中心的部分师生参与了本次沙龙活动。

图11 学术沙龙现场


6、策划举办展览。基地依托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等专业毕业设计,专门针对美丽乡村规划与设计、美丽乡村品牌塑造与视觉设计,农机外观设计等进行展览主题策划,展出了100余件设计作品,对乡村规划建设、乡村环境设计、乡产品形象传播、农机产品设计等方面进行积累,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等各个环节增加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的课程模块、研究模块、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版块,为今后的基地发展积累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并致力于培养优秀的学生,为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培养储备人才。

7、项目实践。依托学校和基地的资源,组织学校、老师参与南宝山镇美丽乡村墙绘项目、郫都区唐昌镇全域川西林盘总体规划与导视系统设计、郫都区唐昌镇川西林盘院落空间改造设计等美丽乡村建设实践项目,基地的专家、学术委员被邀参加郫都区政府关于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推进会,汇报郫都区唐昌镇全域川西林盘总体规划与导视系统设计方案。

图12:参加郫都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推进会

    8、美丽乡村基地骨干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四川省大学生农业创意设计大赛由四川省教育厅主办,四川农业大学和泸县人民政府承办

 “龙城杯”四川省大学生农业创意设计大赛决赛。2016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张乐天完成的《雷波礼橙》包装设计作品斩获政府奖一等奖;2016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武乔美完成的《富硒黑花生》包装设计作品获二等奖。王丽梅老师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图13:参加四川省大学生农业创意大赛


图14:参加四川省大学生农业创意大赛获奖证书


  1.  发展指标:

    1、逐步建立美丽乡村智库,为政府和地方提供人才支撑。本基地依托西华大学较强的乡村建设师资力量,整合本校经济、管理、生态、建筑、产业、文化等各领域乡村建设领域高水平专家和学者,现已聘首席专家5名,学术委员会9人,研究员10名,基地工作人员4名。继续完善内部架构。本基地依托西华大学较强的乡村建设师资力 量,整合本校经济、管理、生态、建筑、产业、文化等各领域乡村建设领域高水平专家和学者,现已聘首席专家 5  

,学术委员 9 人,研究员 10  

,基地工作人员 4 名。


 职称/学位


人数

 合计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助教初级

 硕士

 博士










 研究机构聘任的专职人员年龄结构

 合    计

8

4

4

0

0

7

1


 55岁及以上

0

0

0

0

0

0

0


 35

 55岁

8

4

4

0

0

7

1


 35岁以下

0

0

0

0

0

0

0

 校内兼职人数

8

8

0

0

0

2

5

 校外兼职人数

6

5

1

0

0

1

1


   2、经费增长

   学校配套经费为4.25万,其中业务经费2万,岗位编制补贴2.25

   3、网站建设

已申请美丽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独立域名mlxcyj@.xhu.edu.cn

  1.  发展规划

    (1)理论成果

     理论研究成果:根据设计实践和理论研究,拟在3年内逐步完成相关学术论文20-30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5-20篇,CSCI论文8-12篇)、专著3-5部、论文集2-3辑形成初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研究体系性框架。

    学术交流成果:不定期组织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进行互访,掌握国际国内乡村建设研究动态;组织学术讲座、学术交流活动10-20次/每年,探讨学术前沿理论和实践问题,力求增进了解、形成共识。根据会议或论坛内容每年编辑、发布美丽乡村建设具有指导性的探索实践和学术研究成果,促进成果共享。

   (2)队伍建设:

     基础团队建设:根据我校的学科专业状况,在发挥以美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为骨干专业的基础上,整合土木与建筑学院、环境工程学院等教学单位,跨专业、多学科合作的建设模式,形成较为全面的团队配备。

     专家团队建设:在3年内逐步整合各领域乡村建设领域高水平专家和学者30-40位,其中包括环境设计、艺术、非遗、农业、市场企划、环保等方面的专家顾问团队,形成较为综合的专家资源配备。

     设计成果:在3年内通过与地方政府乡村建设方面的合作,完成2-3个系统性乡村建设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工作。能够从地域乡村旅游景观建设的理念与模式、乡村非遗的保护与激活、旅游手工艺品开发与市场整合、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形成完整的体系化实践成果。另外,实现专利开发20-30项,形成多方面的成果积累。

     学科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单纯的景观设计概念已经不能满足这一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需要新的富于成效的新的学科体系的支撑。在此挑战与契机下,将探索、调整更为适宜的学科发展方向,形成贴合国家宏观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的学科模式。

     人才培养:通过具体的乡村建设项目,带动教学工作向实践性教学的转化。让课堂教学走出校门,走进田间地头,形成更为灵活的教学机制和更为广阔的教学环境。让学生通过具体项目的参与介入到美丽乡村建设的社会实践之中,形成富于特色的教学探索,也为美丽乡村建设较好的储备人才。

    (3)三年建设的分年度任务

    第一年:根据我校服务地方经济的总体战略,同郫都区政府合作,启动国家农业文化遗产川西林盘保护与旅游景观规划项目。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基地完善基础团队建设、专家团队建设,并形成初步的理论成果研究和学术交流环境。

     第二年:在与郫都区川西林盘项目合作初见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的系统性。形成专家团队的稳定的合作机制,以及建设成果的共享。形成多学科、多专业的合作拓展,聚合更多学校和社会资源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之中。

     第三年:能够完成预期成果的所有目标,形成较为系统的学科建设模式和学科队伍、专家队伍,并成为省内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和理论的重要带动力量。


                     西华大学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

                                     2019年10月10日



 2019年工作自评如下:  

 1、根据本年度实际工作需求,中心明确了中心人员工作职责,设定了场地,初步拟定了中心管理细则。

  2、2019年4月拟定2019年研究范围,设定选题,确定申报指南。通过学校、美术与设计学院相关网站、邮件、函告相关高校科研部门等形式,在全市范围内公布2019年度中心项目申报指南。同时,通过向各校相关学院领导以及基地相关科研骨干教师发送邮件、微信、QQ、打电话等多种方式联系。

  3、对研究中心网站信息进行了初步建设,制作网页等相关内容。

  4、2019年4月-6月,完成2019年度中心课题评审及立项相关工作。截止5月4日,总共收到5个单位的申报书,内容紧密联系课题指南中需要重点研究的领域。从5月5日开始,中心根据有关规定,对所有申报书进行了形式审查和分类,在此基础上,中心五位学术委员于5月9日依据《课题指南》的要求和相关管理办法对符合条件的申报书进行现场评审。经过评审专家们的仔细评议,评审出2019年项目共9项,其中重点项目3项、自筹项目6项,合计立项共9项。其中重点项目拟批准经费共计0.5万元,经费总额1.5万元。其中西华大学本校立项项目共计5项,占确定立项总项目的55%,2019年9-10月,完成2019年度立项项目的合同书签订、立项通知等工作。

  5、积极开展外部联系。基地逐渐与涉及乡村研究的高校和机构逐渐建立长期的合作和联系,一方面与十余所高校、企业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另一方面积极拓展与周边乡镇及政府部门涉农部门的合作,与郫都区政府、南宝山政府、青神县政府等建立长期产学研合作基地协议。

  6、以中心主办或协办方式开展了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或社会活动,扩大了学术和社会影响力。

  7、拟定2020年度中心项目申报公告与课题指南

  8、策划举办展览。基地依托毕业设计,专门针对美丽乡村规划与设计、美丽乡村品牌塑造与视觉设计,农机外观设计等进行展览主题策划,展出了100余件设计作品,对乡村规划建设、乡村环境设计、乡产品形象传播、农机产品设计等方面进行积累。

  9、项目实践。依托学校和基地的资源,组织学校、老师参与南宝山镇美丽乡村墙绘项目、郫都区唐昌镇全域川西林盘总体规划、导视系统、林盘院落空间改造设计等乡村建设实践项目,基地的专家、学术委员被邀参加郫都区政府关于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