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专家简介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11-28浏览次数:523

1.何东(首席专家召集人)

经济学博士,教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现任长江产业园区规划研究院院长、西华大学战略管理研究所所长。主要社会兼职:贵州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国家科技部评估专家、四川省科技评估专家、四川省服务业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四川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区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会展经济促进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循环经济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军民融合发展研究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成都市科技顾问团特聘专家,成都市科技评估专家,成都汽车产业研究院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成都市医养结合促进会顾问,成都市金牛区、双流区等区市县政府科技顾问,宜宾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含园区经济)、循环经济和创新管理。曾于2006-2008年,任省级重点开发区四川彭州工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及其区域实现研究》(07&ZD019)中的《城乡生态文明发展研究》子课题,省哲社规划课题《四川省发展循环经济研究》、《成都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区推进研究》(SC10B028)、《轨道交通建设与经济带发展互动研究--以成都市为例》(SC11W036),省科技厅重大项目《四川建设天府创新共同体的研究(重大)》(2016R0003),《四川省十三五技术改造规划》,四川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川西北经济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四川省“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四川省“十二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园规划》等课题60多项。近几年主持编制行业标准1部,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著作4部。参编的《重塑四川经济地理》获省哲社优秀成果集体一等奖,主持的《成都轨道交通产业联盟模式研究》获成都市第十届哲社优秀成果三等奖。为成都市政府作的咨询课题《关于建设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区的调研报告》,其成果得到了省长蒋巨峰和成都市主要领导的批示,并且已经转化为成都市的重大决策,现正在金牛区推进实施。引进的中铁轨道交通产业园,是全球首个轨道交通高科技产业园,总投资超过40亿元,一期项目已经建成并全部完成招商,二期建设正在进行。此外,还为省委、省政府,成都市委、市政府,区(市、县)政府,工业园区和企业做了一些其它咨询服务。

2. 谷晋川

博士、教授,1964年出生。1985年昆明工学院选矿工程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3年四川大学化学工艺专业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88年5月至2004年6月就职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从事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环境治理技术的科学研究及科技管理工作。2004年7月就职于西华大学从事环境工程的教学与科学研究。现从事环境污染治理技术、资源综合利用、化工环保及环境材料等教学与科研工作。 谷晋川教授先后主持、参加完成国家“八五”攻关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子课题2项、“十二五”863项目子课题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3项,地质行业基金资助项目2项,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资助项目1项及其他等50余项科研项目。先后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EI收录10篇;主编或参加参编出版教材和专著5部;获部级科技成果三、四等奖各一次,参加的项目获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三次;获四川省第三届青年地质科技奖。

  

3.项 勇

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毕业于重庆建筑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技术经济、房地产经营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城市治理方面的教学、研究与应用工作。

主要社会职务: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造价工程师、注册咨询投资工程师、注册招标师,英国工料测量师协会资深会员;

主要学术任职:日本土木工程学会会员、四川省技术经济和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常任理事、住房与建设部一级建造师继续教育培训专家、四川省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专家、四川省评标专家、四川省建设厅科技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学位论文评审专家。《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英文版)》、《高等建筑教育》期刊学术委员。

主要科研成果:主编《工程经济》、《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财务》、《建设法规》等大学本科专业主干教材。出版学术专著2本。发表如《虚拟平台中智慧城市信息转移演化博弈分析》、《基于ANP-TOPSIS方法的智慧城市评价研究》等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检索2篇,EI检索4篇次,CSSCI检索12篇,核心期刊40余篇)。

主要科研项目:主持来源于建设部、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的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方向的纵向科研课题十多项,如建设部项目“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研究”。主持来源于企事业单位的绿色建筑评价、工程造价全过程管、项目投资前期论证、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规划等横向课题百余项。参与省部级关于科研项目十多项。

4. 徐伯初

1975 毕业于渡口师范学校,并留校任教。

1980 四川美术学院版画专业进修。

1987 西南师范大学美术系工艺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1989 留学奥地利维也纳国立应用美术大学(Vienna National Applied

Fine Arts University)。分别对以下几个专业进行学习:

雕塑工作室——O.Prof.A.Hrdlicka(荷尔德里奇卡教授工作室)

陶艺工作室——O.Prof.M.Thun(多木教授工作室)

版画工作室——O.Prof.S.Schcnk(辛肯教授工作室)

媒体艺术工作室——O.Prof.Mterzic(特奇教授工作室)

1997 毕业于维也纳国立应用美术大学,获艺术硕士学位(Mag·Art),

并荣获奥地利教育部科学艺术司颁发的杰出毕业设计奖。

1997 回国任教于西南交通大学,筹备组建人文学院。

现任职务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机环境系统设计研究所所长,

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

国际轨道车辆工业设计联盟副理事长,

奥地利艺术家协会会员,

奥地利设计家协会荣誉会员,

奥地利职业雕塑家协会会员,

社会科学基金通讯评委

国务院学位办通讯评审委员,

四川省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

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

四川省平面设计协会副会长,

ECE欧洲城市形象设计景观设计师,

中国南极维多利亚考察站设计咨询专家,

荣获奖项有:

第十一、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奖,

“变与不变“雕塑作品收藏奖,

第八届中国国际室内设计双年展金奖,

四川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中国室内装饰行业贡献奖,

2000年度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

铁道部优秀教师称号。

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书籍三部,授权专利9项,近年来主持及参与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任务:高速列车集成设计技术——人机工程设计平台,教育部项目“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地域文化特质及应用研究”、四川省规划项目“产品形态仿生及其文化特性研究”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科研工作,主持中国新一代高速列车头型及内室设计、CIT400高速检测车内室设计、城市绿色智能人文综合交通构件虚拟展示设计、城轨车辆外观谱系化、代系化研发、动车组座椅舒适性评价体系研究、轨道交通车辆人机工程应用技术研究、时速200公里城际动车组车头造型外观及司机室设计等30余项设计研究项目。

5.刘卫兵

四川省大卫建筑设计公司董事长主持建筑师

美国DAVID国际工程设计咨询公司主持建筑师

学术任职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中国文物学会会员、

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

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委员、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历史文化专家组成员、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SBCI(可持续建筑与气候倡议组织)成员、

英国建科院BRE-GLOBAL(国际绿色建筑评估机构)成员

发表论著简况(近三年)

1、论文《康定印象》(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知识》CN11-1243/TU 2015第36卷)   阐述该项目作为康巴文化演艺中心,在设计创作中不求形势、挖掘藏民族文化内涵并赋予新 的建筑形式上作大胆探索的理念)

2、专著《林盘》(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176209号)论述和记录川西林盘独特的传统绿色生态地域居住文化

3、论文《以国际眼光推进城市发展》(人民日报社《中国城市报》2016年02月29日第27版)专题论述高标准推进我国城市发展,吸收国外先进经验,走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4、论文《民族建筑应保留乡愁》(人民日报社《中国城市报》2017年11月27日第11版)论述建设美丽生态宜居的城市应该保护城市文脉、留住乡愁

5、论文《寻梦老成都 —布后城市文创综合体住建部《建筑技艺》CN:11-5792/TU 2017-06)分析了“布后”的设计构思、空间布局、建筑表皮等方面,强调了改造设计与城市老城区的历史文脉之间的对话关系。诠释了本土建筑文化更新发展的精髓。

主要科技成果(近三年)

2015成都市青羊区科技计划:基于BRE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西南地域特色建筑—“藏式建筑”的应用与推广。
2015成都市国际合作项目:关于BRE绿色建筑设计技术理念在中西部地区的转化

2016成都市青羊区科技计划项目:古建筑修复技术及方案的应用与推广
2016四川省国际合作项目:BRE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西南地域特色建筑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

2017四川省科技服务业项目 :BIM设计技术在古建筑修复工程上的应用服务示范项目

2017成都市青羊区科技计划: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与推广

2018四川省科技服务业项目:基于BIM设计技术的建筑工程行业研发设计服务及示范

2015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自带雨具路灯》(证书号第4845094号)

2015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组合排水平瓦》(证书号第4866555号)

2015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组合排水平瓦》(证书号第4851860号)

2016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遮挡布》(证书号第5444659号)

2016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扒钉》(证书号第5234491号)

2016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组合式扒钉》(证书号第5243525号)

2016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用于古建筑墙体修复的支撑架》(证书号5231476号)

2016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用于古建筑墙体修复的注浆咀》(证书号5245319)

主要获奖情况

2012年 获联合国 全球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奖(颁奖地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 巴西里约)(获奖项目:川西林盘聚落保护和更新)

2013年 获国家文物局、民宗局 中国民族建筑杰出贡献奖(颁奖地点:北京人民大会堂)

2015年 获住建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 2015金拱奖建筑设计金奖(颁奖地点:北京)

2016年 获中国建筑学会“国际人居生态建筑规划设计方案竞赛”建筑类金奖(颁奖地点:厦门)

2017年 获中国民族建筑学研究会会“2017中国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优秀规划建筑设计十佳”(颁奖地点:北京)

参加学术活动

2012年出席巴西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RIO+20)

并作演讲

2013年出席德国柏林联合国可持续城市与交通高层对话并作演讲《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2014年出席哥伦比亚联合国可持续城市与旅游高层对话并作演讲《创新规划设计引导低碳生态城市建设》

2015年出席纽约联合国总部可持续城市会议并作演讲《城市化的可持续性和包容性》

2016年出席厄瓜多尔联合国第三次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并作演讲《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低碳可持续发展观》

20171029日即将赴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联合国“世界城市日”之第十二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